以圖表展現前文「在 Android/OMAP 展現硬體加速的 OpenGL|ES 與影片播放」與「針對 ARMv7 優化的 Android」所提到的效能改善,可參見以下:
分析若干繪圖操作:
- 302700 bytes memcpy
- 512x512 unmodified texture, 512x512 blit
- 512x512 unmodified texture, 512x512 blit (x2)
- 512x512 modified texture, 512x512 blit
以圖表展現前文「在 Android/OMAP 展現硬體加速的 OpenGL|ES 與影片播放」與「針對 ARMv7 優化的 Android」所提到的效能改善,可參見以下:
分析若干繪圖操作:
前文「升級 Android 內建 GNU Toolchain 到 gcc 4.4」提及使用更新的編譯器平台,現在追蹤的是 gcc 4.4/4.5,不排除引入 LLVM,這些準備都是為了允許施加更多優化、展現平台的特性,而在 Android 的 build system 也需要作一些更動,至少涵蓋以下:
至於 ARM NEON 指令集,這裡不贅述,可參考 ARM 官方文獻 NEON Technology。 read on# ./prebuilt/linux-x86/toolchain/arm-eabi-4.4.0/bin/arm-eabi-objdump -d \
out/target/product/generic/obj/STATIC_LIBRARIES/libjpeg_intermediates/jdmerge.o | egrep "v[add|mov]"
1d4: f2c09012 vmov.i32 d25, #2 ; 0x00000002
1d8: f3c01210 vmov.i32 d17, #32768 ; 0x00008000
200: f26048a9 vadd.i32 d20, d16, d25
204: f22069b8 vmul.i32 d6, d16, d24
208: f26438a9 vadd.i32 d19, d20, d25
20c: f2266821 vadd.i32 d6, d6, d17
在 Android 內部實做中,有許多細節涉及大量的 memcpy() 操作,比方說將一塊使用者定義的繪圖區域傳遞給 SurfaceFlinger 管理的過程,由於得先轉換成 texture,再對應為 Surface,之間至少需要三次 memcpy。由於 BeagleBoard (TI OMAP3) 透過 HDMI 輸出 (max: 1280x1024),居中涉及大量的繪圖操作,意味著 memcpy() 頻繁被呼叫著,對整體效能有顯著的影響,於是筆者花了一些時間分析。
Android 的 libc 實做 -- bionic -- 已包含針對 ARMv5 優化過的 memcpy(),詳情可參考 libc/arch-arm/bionic/memcpy.S,而 GNU Toolchain (glibc) 中,其實也有一份針對 ARMv5 優化過的 memcpy() 實做,也利用到 ARMv5 的 data prefetch 指令。既然我們採用 ARMv7 架構的 BeagleBoard,何不使用其引入的 NEON SIMD 加速指令集呢?以下就是在 BeagleBoard 所作的 benchmark:
數據如下: